自2017年10月1日0時起,北京市社保局、各社保經辦點、代辦點的信息系統和北京市各銀行的信息系統(北京社保局合作的銀行)會同時將系統里面的「社保登記證號」字段這一項變更為「社保登記號」字段,且其位數由12位數字擴充到18位。
變更完成后,原社保登記證將被棄用,取而代之的是多證合一的營業執照。
多證合一的營業執照上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18位數字,對應信息系統里面新的「社保登記號」這一字段,這也是為什么其位數由12位數字擴充為18位的原因。
那社保登記證更換到底怎么回事?現在辦理還來不來得及?今后的新流程又是怎么樣的呢?小編這就來一一為你解答:
社保登記證將成為歷史
自北京市于2016年9月26日起,正式實施的「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當時的規定是:
2016年9月26日前注冊成立的企業辦理社保業務,可以沿用原工作模式,原工作模式下核發的社保登記證繼續有效。
2016年9月26日至2017年9月30日之間注冊成立的企業,暫用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前2位和后10位代碼組合,作為臨時的社保登記號。
2016年的規定仿佛還是昨日,而今2017年期限已經轉瞬將至,2016年9月26日前注冊成立的企業的社保登記證將無效,2016年9月26日至2017年9月30日之間注冊成立的企業的臨時社保登記號也將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