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phrfz"></track>

    <th id="phrfz"></th>

    <rp id="phrfz"><track id="phrfz"></track></rp>
    <track id="phrfz"><sub id="phrfz"><thead id="phrfz"></thead></sub></track>

      <track id="phrfz"><video id="phrfz"><em id="phrfz"></em></video></track><pre id="phrfz"></pre>
        <th id="phrfz"><meter id="phrfz"></meter></th>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網站地圖

          船長分享網>政策法規>勞動法規>我被隔離了,公司就可以不發工資嗎?人社局權威解讀來了

          我被隔離了,公司就可以不發工資嗎?人社局權威解讀來了

          來源:|點擊(0次)|時間:2022-01-07 10:30:08

          新年伊始,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國家衛健委公布,1月3日,本土病例108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1例,涉及4?。ㄊ校?地。


          很多人因為疫情再次被隔離在家,那在疫情背景下發生勞資糾紛,企業應當如何協調呢?


          員工被隔離如何處理?

          先來看個案例:

          近期,小李因到某小區工作,結果因為疫情小區被封控,小李被滯留在該小區。

          那小李隔離期間的工資應該如何發放呢?

          近期,各省市人社部發布最新公告,明確了這一點:

          西安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規定:

          1、隔離期間,企業應當正常支付員工工資;

          2、因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一般為一個月)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約定工資金額給員工發放工資;

          3、因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停工停產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如果員工正常上班的,企業可以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給員工支付工資,西安市大部分區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950/月,鄠邑、藍田、周至為1850/月;

          4、因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停工停產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如果員工沒有上班的,企業可以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75%給員工支付生活費,即大部分區為1462.5/月,鄠邑、藍田、周至為1387.5/月。

          浙江

          問:對患有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被采取隔離措施期間工資待遇如何確定?

          企業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并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隔離期結束后,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患者,企業按照職工患病的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

          問:政府采取緊急措施不能按期返崗職工,工資待遇如何確定?

          職工不能按期返崗提供正常勞動的,參照國家和省關于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執行,即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企業應當按照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發放生活費。但對企業與職工協商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等各類假的(包括企業自設的福利假),按相關休假的規定支付工資。

          問:復工復產后,企業仍停工停產的,工資如何支付?

          1.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三十日)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

          2.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據職工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企業沒有安排職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職工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西寧

          1、 隔離治療期間員工工資應照付

          對轄區內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參照《工資支付條例》有關規定,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

          隔離期結束后,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職工,按醫療期有關規定支付工資。


          2、 保障因疫情停工企業的員工工資

          轄區內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

          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

          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用人單位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


          在家辦公管理難點解答

          Q1:員工在家網絡辦公,是否應形成文件記錄或考勤,避免風險?

          答:建議單位發布在家辦公等靈活方式的規范與要求,規定考勤與工作交付方式。

          Q2:借休未來休息日如何進行實操呢?

          答:可以借周六,安排員工先休息,復工后可上六休一,將休息日補回,同時再支付周六的工資。需要簽訂一份調劑周六的協議,其中包括調劑的時間,未來工作的安排和工資支付標準等內容。(本條建議僅供參考)

          Q3:疫情期間公司營業額受影響,當月全員降薪,以各部門負責人電話告知的方式,協商告知,沒有相關紙質或電子版告知,這樣做有何風險?

          答:協商的關鍵是雙方達成合意,且要有協商一致的證明材料,如書面協議或電子郵件確認。如果只是電話告知,除非有錄音,否則有法律風險,比如拖欠工資等。

          Q4:請問單位安排員工年休假,需不需要和員工協商一致?若員工不愿意用年休,怎么處理?

          答:年休假由企業根據業務情況,考慮職工本人意愿后,統一安排。

          政策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Q5:我們單位人多150人,元旦開始停工停產,待崗通知怎么發?我們有微信群,員工都是普通的一線員工。

          答:如果是全員停工待崗的情形:

          一是可以因企業原因單方通知全員待崗,可通過微信群發或郵件送達員工,最好有類似“收到”的反饋,做好截圖保存,第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應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標準支付,超過30天的,沒有提供勞動的,可以按照待崗工資標準支付,各地待崗工資標準不同,一般地區按照最低工資的70%、80%。

          二是可以向全員發起協商待崗,同樣可通過微信群發或郵件送達,每個人都回復“同意”, 做好截圖保存,工資支付標準可按照雙方協議約定標準執行,不得低于基本生活費。

          Q6:與員工協商一致可以調整薪酬,幾百人的調整怎么操作?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答:如果是全員停工待崗,企業可以單方面執行,單方面執行是不需要經過員工同意的,但要根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支付工資,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如:北京地區沒有提供勞動的,最低生活費為最低工資的70%。

          Q7:在疫情管控階段,試用期員工的試用期可以順延不?是否可以因為試用期不合格而辭退試用期員工?

          答:企業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或與員工協商一致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書的,可以變更試用期時間,但是變更天數不得違反勞動合同法中試用期規定。

          政策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有證據證明員工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政策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但是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右側頂部廣告

          網站推薦

          欄目點擊排行

          新聞資訊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 辦事流程 | 專題報道 | HR家園 | 在線咨詢
          Copyright © 1996-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21121號-1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track id="phrfz"></track>

            <th id="phrfz"></th>

            <rp id="phrfz"><track id="phrfz"></track></rp>
            <track id="phrfz"><sub id="phrfz"><thead id="phrfz"></thead></sub></track>

              <track id="phrfz"><video id="phrfz"><em id="phrfz"></em></video></track><pre id="phrfz"></pre>
                <th id="phrfz"><meter id="phrfz"></mete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