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很多新規也在正式開始執行,今天小策子就來為各位HR盤點一下202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新規。
涉及工資、社保等,歡迎大家轉發到公司群。
工資個稅有變
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12月29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實施部分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為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壓力,會議決定:
一是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實施按月單獨計稅的政策延至2023年底;
二是將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補稅或年度匯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免予補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
三是將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單獨計稅政策延至2022年底。
12月29日新聞聯播截圖
這份延續實施的個稅“紅包”,能給個人帶來多大利好呢?
小策子簡單舉個例子:
假設張女士2021年全年綜合所得收入額為20萬元,公司在2021年1月向其發放2020年度的全年一次性獎金12萬元。在不考慮其他扣除情況下,張女士若選擇將12萬元獎金并入綜合所得計算,計算出全年個稅應納稅額為35080元。
若張女士選擇將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則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為11790元,加上其綜合所得對應的應納稅額11480元,張女士全年個稅應納稅額為23270元。
不難看出,采用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方式,需要繳納的個稅更少了。
2022年工資新規定
月薪不到這個數,單位違法!
近期,又有兩地公布最低工資標準,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執行。
河南省
一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20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9.6元;二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18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7.6元;三類行政區域月最低工資標準16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15.6元。
調整后的最低工資標準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月最低工資標準包含:“三險一金”中的職工個人繳納部分,即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用人單位通過貼補伙食、住房等支付給勞動者的非貨幣性收入;用人單位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按照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的福利待遇等內容。
福建省
福建省公布最低工資標準,從2022年4月1日開始執行,具體標準如下圖:
福建省月最低工資標準及適用范圍表
福建省非全日制用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及適用范圍表
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調整
到手工資變了
2021年年底,各地逐漸發布2022年社保繳費基數,HR請注意。
廣州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我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粵府函〔2021〕345號),自今年12月1日起,廣州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00元。
據此,我市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下限同步由2100元調整為2300元,從2021年12月1日起執行。
山東省
為做好2022年度全省社會保險費(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繳費基數核定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在統一公布2021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之前,參保單位2022年度社會保險費月繳費基數上下限暫按20599元和4121元執行;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上下限暫按上年度標準執行(上下限分別暫按18726元和3746元)。
二、2021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后,月繳費基數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多退少補。
三、2021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后,已死亡、出國等參保人員月繳費基數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不再補退。
四、2021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公布前,暫不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歸集,確需轉移、歸集的,月繳費基數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不再補退。
合肥市
合肥市區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下限按合肥市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確定,即1650元,調整后月最低繳存額為166元,較之前增加10元;市轄四縣一市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下限按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確定,即1430元,調整后月最低繳存額為144元,較之前增加16元。文件自發布之日起執行。